2024年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举行。此次大赛汇聚了来自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万名大学生参赛者,其中包含了近4万名国际学生。近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回信给参赛学生代表,信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深情鼓舞与厚望。
我校师生认真学习回信精神,感到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一致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建设教育强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安阳工学院智慧和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铜奖项目“豫‘检’未来——智能弹片自动测试机研发的领先者”指导教师、机械工程学院王涛表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我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参与创新大赛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创新与实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与各高校团队交流过程中我深感成功项目源于独特视角和探索精神。在科技快速变化的今天,我们应勇于突破传统,迎接挑战。我坚信,持续创新能将高校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我将不懈努力,为实现更大突破而奋斗。
入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国家级项目“β-环糊精荧光碳点对工业废水中硝基苯酚的快速检测研究”指导教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王凯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使我对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化工领域的问题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在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过程中,通过与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选手多次同台竞技,我深刻认识到创新的源泉是敢于打破常规,想别人之不敢想,做他人之不敢做,只有跳出思维上的舒适区,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使我更加坚定以大学生双创项目和创新大赛为契机,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并重视创新成果的技术转化,充分利用好高校人才和企业资金优势,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国家级项目“基于ROS和SLAM系统的智能配送小车设计”指导教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了干事创新的重要性,指明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大意义。作为高校教师,要不断开展科学研究,强化自身硬实力,注重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到人才培养上,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努力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育人”的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途径,发挥以赛事育人的作用,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铜奖项目“豫‘检’未来——智能弹片自动测试机研发的领先者”负责人、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程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如春风化雨般温暖了我们的心田,对我们青年学生在创新竞技中所展现出的蓬勃朝气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更加激发了我深耕国产自动弹片检测机技术的热情与信念。我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持续致力于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为中国机械电子产业的精准检测环节注入强劲动力。我将携手团队成员,共同探索科技前沿。同时,我也期待能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创新,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我将矢志创新,不断精进检测技术,优化产品体验,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的召唤,展现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不负青春、不负梦想。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河南省省赛一等奖项目“安水成锌——面向高性能水系锌电池的多孔材料”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李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项目开展中,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投入到科研中,努力研发面向高性能水系锌电池的材料,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能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期望,在新时代的科研征程上奋力前行。
我校2023年度创新创业工作先进个人、《创业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闫瑞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同时鼓励广大青年“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深受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课堂,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将专业与创新创业相融合,鼓励引导学生投身创新实践中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我校创新创业学院、笃行书院导师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马宇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我深受鼓舞,作为学校创新工作的管理人员,我们要致力于为学校的创新提供更好的土壤与环境,更全面的指导与服务,更高的平台与资源,帮助师生在创新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在相互学习与借鉴中促进中外青年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新质生产力。